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音樂與音響》從進階級的愛樂與發燒角度談論『好聽』與『難聽』

《廣告時間》現在剛好是2008年TAA臺灣第十八屆國際Hi-End Hi-Fi音響大展,剛好可以讓讀者們映證這幾篇文章談到的科學與人文之對話,請參考  My-hiend 網站中的音響展報導》專欄。或直接連結:2008年TAA臺灣第十八屆國際Hi-End Hi-Fi音響大展實況報導分享2008年TAA臺灣第十八屆國際音響展的一些個人感想


  無論是聽音樂與聽音響,『好聽』這個容易被嚴重誤解的形容詞都需要先辨正一下。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是:『唱片的錄音(或演奏)有問題的居大多數,錄音(或演奏)沒有問題很少。』。換句話說,如果聽不出演奏者的技巧缺陷(天下幾無十全十美的演奏家),恐怕得優先自省音樂素養是否有待提升;如果音響系統播放多數的唱片都覺得差不多,這當然是嚴重失真,沒有把錄音或演奏的缺陷真實地暴露出來。

  這個意思絕對不是說善於挑毛病或冷言冷語就是擁有音樂素養或音響科學,差別在於『對內』還是『對外』;要求自己聽得出演奏者的技巧缺陷,這是非常『個人知識』的認知歷程,只能針對自己的進深知識而不能成為普遍標準,當然是『對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剛開始能聽出演奏缺陷的角度往往不一樣,有人在乎音準、有人在乎詮釋、有人在乎傳統學派;直到音樂素養深到某個層次,才會發現大家的藝術美感目標都是相同的。每個人剛開始能聽出音響缺陷的角度更是完全不一樣,有人在乎頻寬、有人在乎動態、有人在乎平順;直到音響科學準確到較高層次,才會發現大家都可以通過真實現場聲音的判準。

  相對的,把這種『個人知識』歷程拿來『對外』,就變成挑毛病或冷言冷語了。但是,這只是討人厭或人品不高,會不會妨礙他自己的音樂素養或音響科學?當 然不會,因為他的確是進行『他的』個人知識歷程。反之,把這種『對外』的『個人知識』當成自己的知識歷程,就注定不會有任何成長了;因為個人知識永遠只適 合個人,除非重新參與整個個人知識的從無到有歷程,否則只有結果而沒有過程的個人知識完全是毫無用處的垃圾資訊。所以,我非常強烈地反對一兩句話的評分觀 念,這正是標準的『只有結果而沒有過程』的無意義個人知識;讀得再多,對自己絕對毫無任何一絲幫助。反之,如果把歷程詳細說清楚,就算是極度主觀的個人偏 見,照樣可以得到豐富的知識成長,因為要學習觀摩的是『過程』而不是『結論』。無論任何人文或科學,想成為大師一定都要從『精讀原典』著手,正是要學習這 種知識『歷程』。

( 開個玩笑:很多人都知道有些玩音響與音樂的網客喜歡當老大,專門養小鬼或打手去別人地盤鬧場。重點在於,這種老大自己有沒有足夠的音樂養養或音響科學水準?當然 還是有半瓶水之多呢!因為在這種沒品的行為中,他終究還是經歷了個人知識的思辨過程,對『他自己』還是會有幫助。要觀察的是那些小鬼與打手:這種人往往 把老大的『結論』當成真理而深信不渝,而鬧場的行為其實只是使用老大的結論去攻擊別人的不同結論,也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知識的思辨歷程。於是在這種老大與小 鬼的關係中,我們往往可以發現:老大還是有一定的程度,而小鬼的水準只會日益低落越來越爛。所以,害人又不利己的笨蛋就去當小鬼... )


  有了以上知識論(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博蘭尼之名著:《個人知識》)的基礎,對於嘗試進深音樂素養與提升音響科學的人,我會建議『好聽』與『難聽』的定義可以改變如下:

  所謂的『好聽』,是指唱片的錄音本身可以正確捕捉聲音的各種特性,從而彰顯演奏技術的特色與發聲樂器的特性;然後,音響系統如果正確無誤地表現出這種特性,就叫做『好聽』。

  所謂的『難聽』,是指音響系統可以正確呈現出多數唱片的錄音是有缺陷的,多數唱片的演奏水準是有缺陷的,從而發現無論演奏或者錄音都有極大的藝術水準差距。因此,彰顯出『難聽』,反而是音樂鑑賞或音響調整成功的特色。

  192x 的 MONO 錄音好不好?當然『不好』;問題是,忠實且不加料的唱片製作,可以透過正確的音響調整而正確無誤地還原 192x 大師驚人的演奏技巧,聽起來會感覺『非常好聽(因為非常感動!)』。所以當我音響調整越成功,越喜歡重聽大型樂團的 MONO 老錄音,重新感動在夢幻樂團的演奏風采。


  於是我發現,越是能同時注意極大量音樂訊息的人,他們很自然的會認為這種『高訊息量』的音樂才是好聽的,便會重視高訊息量的音響系統與演奏家。相對 的,很多音樂與音響的玩家只能注意到特定的訊息,例如只能注意到主奏樂器而無法兼顧伴奏樂團、只能注意主奏聲部而無法兼對位旋律;他們自然會覺得『低訊息 量』的音樂才是好聽的,從而傾向修飾過度但突顯單一聲部的演奏家或音響系統。例如顧爾德的郭德寶變奏曲與卡拉揚的貝多芬交響曲便是標準的『低訊息量音 樂』,他們會成古典音樂的流行標準也不足為奇了。這種音樂本身不見得不好,只是長久接觸後容易窄化音樂的感受力,因為習慣低訊息量的音樂便是一種設限。

  音響系統也如此,放什麼唱片都好聽,只是把唱片的訊息量減低,再加以修飾美化而得到美聲的效果。當成背景音樂非常不錯,當成音樂欣賞就糟糕了。而古典 音樂流行的錯誤錄音,正是一種減低音樂訊息量的方式。例如 CASCAVELLE 出版的拉威爾全集之 193x 小提琴曲《吉普賽》,裡面的左手撥弦與右手撥弦之音色差異,比慕特那張唱片還要明顯很多;就彰顯小提琴的音色特性之訊息量而言,193x 還比現代錯誤錄音多哩!因此所謂的『難聽』,不是很骯髒刺耳的那種難聽,而是聽到『不正常的小提琴』、『不正確的樂器聲』、『離譜的空間』....種種人 工扭曲,削弱了訊息量,造成追求高訊息量的愛樂者或發燒友,覺得『錄音不好會更難聽』。


  因此,使用簡單的『好聽』與『難聽』是不易客觀檢視音樂與音響的特性,必需追求最大的訊息量、透過比較不同的唱片而檢視自己分辨訊息量的能力。其實, 我最近迷上了談論紅酒的漫畫《神之水滴》,品酒的學問與上述觀點幾乎一樣;努力挖掘每一口酒的最大訊息量才能成為品酒師,當然努力挖掘每張唱片最大訊息量 才能提高音樂欣賞與音響發燒的能力。葡萄酒迷可以盲飲而說出該酒的產地、年份甚至作者,音樂迷或音響迷豈不也應當如此?

蘇友瑞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